——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有關負責人就《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答記者問
“用數據決策”“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新理念迅猛發展,推進了思維方式、行為模式與治理理念的全方位改革。不僅對社會結構、社會觀念等產生全方位沖擊和深層次震蕩,也為創新政府治理模式,提升政府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能力帶來了新的機遇。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圍繞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的緊迫需要,提出了加快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促進國務院部門和政府地方信息系統互聯互通的重點任務和實施路徑。
《實施辦法》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制定出臺?當前我國政務信息共享發展還存在哪些難題?《實施辦法》部署的具體任務如何推進?下一步怎么落實?近日,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有關負責人接受了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采訪。
打破“信息孤島”
發掘大數據要素價值
這位負責人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政務信息化發展和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國家發改委會同中央網信辦、中央編辦、審計署開展了專題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礎上,深入分析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長期難以解決的根源問題,重點圍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研究起草并向國務院上報了《關于加快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有關工作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報告》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分解、明確責任單位、時間表、路線圖,再根據有關部門的意見,最終形成《實施方案》。
“我們研究認為,面對新時期的新任務,一方面,需要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政府轉變職能、優化服務,滿足群眾訴求多樣化、服務個性化、方式便利化的需求,更好地貫徹落實政府‘放管服’改革的部署;另一方面,需要運用信息化手段,發掘大數據要素價值,促進供需匹配,更有效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勞動生產力,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边@位負責人表示,同時,也需要通過信息化手段更好地服務市場,激發億萬群眾的創造力和市場經濟的活力,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這位負責人指出,《實施方案》的出臺,有望解決困擾我國政務信息化發展的老大難問題,從根本上改變“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煙囪林立、信息孤島”的局面,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讓治理更有效,讓人民更有獲得感。
對此,《實施方案》提出了明確的時間節點,2017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國務院部門內部政務信息系統整合清理工作,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在一些重要領域取得顯著成效,一些涉及面寬、應用廣泛、有關聯需求的重要政務信息系統實現互聯互通;2018年6月底前,實現國務院各部門整個后的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初步實現國務院部門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
全面破題條件具備
四重因素制約互聯互通
當前全面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是否具備了條件?這位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各地方部門積極探索、大膽突破,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已具備了全面破題的條件。
一是一些部門和領域大膽突破,在實踐上積累了寶貴經驗。例如,國家人口庫由6個部門共建,實現了13項基礎信息的共享;國家法人庫由8個部門共建,實現了9項基礎信息的共享;國家發改委通過信用信息共享、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12358價格監管、公共資源交易等4大平臺建設,有力貫徹了“放管服”改革部署,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二是地方積極試點,一些創新做法值得借鑒推廣。按照《推進“互聯網+政府服務”開展信息惠民試點實施方案》要求,有關試點地方創新推進政務服務,“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例如,廣州市建立了政務信息共享管理細則和資源目錄,有效解決了“以誰的數據為準、能否共享、如何共享”等問題。深圳市打破信息共享的體制機制羈絆,大力推進政務服務“八個一”工程,從審批制度流程和機構改革入手,有效帶動了政務服務模式創新。浙江省大力推進“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打造全省統一,、多級聯動的浙江政務服務網。福建省在“數字福建”戰略引領下,探索電子證照建設應用,基本實現了企業辦事的“一號申請”。
三是政務信息共享的物理環境日趨完善。政務內網及其統一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正在抓緊建設,政務外網一連接了130個中央單位和24.4萬個地方單位,政務外網統一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已初步建成,承載了13個全國性應用,數據交換總量達到120億條。
四是政務信息化“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的頂層設計思路已取得共識。國家發改委會同網信辦、中央編辦、財政部、審計署等部門,研究制定《“十三五”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規劃》,提出了“十三五”全國電子政務建設的總體框架,將進一步突出跨部門、跨層級、跨應用的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
五是政務信息共享工作有了制度上的依據和保障。去年9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了《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提出“以共享為原則、不共享為例外”的原則界定了信息共享的范圍和責任,對信息共享工作的管理、協調、評價和監督等均做出了明確規定和要求!巴瑫r,也要看到,當前制約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和互聯互通的頑瘴痼疾仍然突出!边@位負責人坦言,全面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還存在一些難點和堵點問題,歸結起來有4方面原因、8個“不到位”:一是設計因素,包括整體規劃和標準規范不到的問題;二是人員因素,包括思想認識和技術人才不到位的問題;三是管理因素,包括審核把關和配套制度不到位的問題;四是體質因素,包括架構設計和縱橫協同不到位的問題。
細化任務環環相扣
需分階段分層次推進
《實施方案》指出,要堅持“五個統一”總體原則,即統一工程規劃、統一標準規范、同意備案管理、統一評價體系。同時,要加快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的“十件大事”,包括加快消除“僵尸”信息系統,促進部門內部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提升國家統一電子政務網絡支撐能力,推進接入統一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加快公共數據開放網站建設,建設完善全國政務信息共享網站,開展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編制和全國大普查,加快構建政務信息共享標準體系,規范網上政務服務平臺體系建設,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試點。這位負責人表示,《實施方案》提出了“五個統一、十件大事”,有關任務環環相扣、實施要求高,需要分階段、分層次協同推進。
首先,全面摸清系統和數據的底數。通過開展信息系統審計工作,印發《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編制指南》,在此基礎上,啟動開展全國政務信息資源大普查,進而掌握各部門、各方數據資源情況,為進一步推動數據共享和開放奠定基礎。
其次。部門各掃門前雪,加快各部門內信息系統整合共享。一是清理消除“僵尸”信息系統。對系統使用與實際業務流程長期脫節,功能可被其他系統替代、占用資源長期處于空閑狀態、運行維護停止更新服務,以及適用范圍小、頻率低的“僵尸”信息系統進行清理取締。二是加快部門內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各部門原則上將分散的、獨立的信息系統整合為一個互聯互通、業務協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統”,杜絕以單個司局、處室名義存在的獨立信息系統。
再次,推進構建基礎環境,形成整合共享大格局,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單位積極推進有關工作。一是構建國家政務信息資源目錄,作為“總鑰匙”,統領全國各部門、各地方形成統一的國家數據資源體系。二是完善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作為“總樞紐”,為全國各地方各部門系統聯通、數據共享提供統一平臺支撐。三是建設全國政務信息共享網站,作為“總門戶”,為各地方、各部門數據共享開放提供統一的門戶服務。四是落實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作為“總要求”,以此管理、評估、考核各地方、各部門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五是實施“十三五”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規劃,作為“總指引”,推進構建覆蓋全國、統籌調動、物理分散、邏輯集中、資源共享、縱橫協管的“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
“從多年經驗來看,這項工作的落實任重道遠。下一步,國家發改委一方面將不遺余力地推進落實好牽頭的各項任務,另一方面將積極配合國務院辦公廳,做好政策宣貫和督查協調工作,切實保障各項任務有序開展!边@位負責人表示。